待刪欄目Column to be deleted
從“刷臉”出行到無人車上路,AI解鎖未來交通“新玩法” 廣東智能產業深調研
瀏覽數︰ 發布時間︰2018/12/07

“滴”,過安檢時,你只需在鏡頭前“刷個臉”,系統就能1秒識別出你的身份並且給你放行;

用手機下單叫車,來接你的可能是一輛“沒有司機”的出租車,只要發出語音指令它就能把你帶到目的地......

隨著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生活在廣州的你我將會陸續體驗全新的出行方式。

近日,廣州市政府印發《廣州市加快IAB產業發展五年行動計劃(2018-2022年)》,明確指出到2022年,全市IAB產業(即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產業 )規模要超1萬億元,並建成影響全球、引領全國的IAB產業集聚區及人工智能應用示範區。這其中,已開始積極運用計算機視覺、感知等人工智能技術的智慧交通產業更將是未來五年發展的重點之一。

企業案例

計算機視覺取代“人檢”

在地鐵、公交、火車等市民日常出行場景中,安檢是重要的一環。然而,傳統安檢需要借助人眼來進行識別、查驗,安檢速度、準確率可能會受到影響,市民的出行效率也會相應降低。

為改善此情況,廣州市布局了國內首例試點應用人臉識別技術的軌道交通快速安檢項目,率先嘗試用計算機視覺主導下的“智慧安檢”取代“人檢”。

今年10月底,搭載了人臉識別、身份認證技術的“智慧安檢”設備被投放到了廣州地鐵的珠江新城等三個站點測試使用。用戶通過特定的手機App注冊人臉信息後,便可通過“刷臉”或“掃二維碼”的方式迅速通過安檢閘機。

與以往安檢不同,“智慧安檢”將允許用戶直接攜包過檢。“目前設備還在測試階段,暫未完全開放背包過檢功能,但今後我們肯定會開放小包、大包快速通行道。”

負責該項目落地的廣州佳都數據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譚寧表示,企業已與螞蟻金服達成合作,今後將基于平台上的實名信用體系對出行用戶實行智能化管理,為具有良好出行信用的乘客開闢安檢“快速通道”。

資料顯示,截至11月底,該三個站點的“智慧安檢”設備已有近萬人次使用,平均安檢過閘時間約為2秒,與以往相比效率提升約10倍。譚寧介紹稱,今後設備還將具備“智能判圖”等功能,“智慧安檢”將進一步取代“人檢”。

據了解,除已落地的“智慧安檢”外,企業還計劃在廣州市各公交出行場景大力推廣二維碼支付,“今後隨著技術的發展,‘刷臉’無感進出站也將成為可能。”譚寧說,以人臉識別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在交通領域“大放異彩”,其未來將不僅能提升市民出行效率,還能輔助相關部門完善城市交通管理。

除佳都數據布局的“智慧安檢”“移動支付”外,未來佳都還將把人工智能技術運用到更廣泛的交通場景中,助力提升城市交通的智慧化水平。以城市交通管理系統為例,企業計劃構建先進的數據模型和計算模型,推出“城市交通大腦”,讓搭載了計算機視覺技術的信號燈等取代“肉眼”,讓平台上的“數據大腦”代替“人腦”,幫助交管部門統籌、決策。

建議︰

未來交通領域發展要加強技術創新、政企合作

目前,全國“智慧交通”領域正迎來越來越多企業的入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中旬,全國投身“智慧交通”行業的企業數量接近1090家,主要分布在廣東、福建、浙江等東南沿海地區,累計融資總額已超20億元。

其中,廣州市作為全國最早進行人工智能研究的城市之一,聚集了一大批互聯網巨頭、初創企業在此進行“智慧交通”領域項目的研發、落地。

“廣州市政府對創新科技的支持在一線城市中尤為突出。其中,IAB計劃就充分展現了廣州積極、開放和與時俱進的態度,”文遠知行首席運營官張力表示,廣州目前在人才、政策等方面為企業提供了大力支持,幫助其團隊在業務研發、路測等各個階段取得進展。

企業方面表示,未來希望政府能進一步明確行業政策的要求,為企業的發展指明方向。以目前出行場景中大量運用的人臉識別技術為例,佳都市場發展部經理張新房表示,“如何劃定用戶隱私侵權的界限,確保數據安全,這都是我們希望政策能夠進一步明確的問題。”

政策以外,部分企業還表達了希望加強技術創新及政企合作的心願。“目前我們的芯片核心技術還掌握在國外專家手中,這不太利于企業保持長期穩定的競爭力。”佳都全球人工智能技術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少文指出,“未來我們仍然要鼓勵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

同時,“我們希望達成良性的政企合作。”佳都數據董事長譚寧表示,“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需要政府、行業提供平台支持,而企業在項目落地後收集到的數據又可以反過來充實政府的數據庫,為政府決策提供參考。”他希望政府、行業協會未來能充分發揮牽引、驅動作用,主導生態圈中各企業間的對話,以期推動交通行業的大發展。 

【專家觀點】

廣州市社科院產業研究所所長楊代友︰

2020年廣州要基本形成智能交通大數據體系 

對于人工智能技術及其在交通領域產業化方面的應用,廣州在政策方面提出了明確的方向和發展重點。其中,今年3月廣州市政府印發的《廣州市加快IAB產業發展五年行動計劃(2018-2022)》指出,要發展智能運載工具,重點發展無人駕駛汽車和軌道交通系統,加強車載感知、自動駕駛、車聯網、物聯網等技術的集成和配套,開發交通智能感知系統、探索無人駕駛汽車共享模式。

從廣州市智能交通發展規劃看,目標是到2020年要基本構建、形成智能交通大數據體系,而要達成這個目標,就需要相關企業在技術、數據方面的加持。當下,全市各項財政專項資金、工業用地指標都重點向IAB產業傾斜,而“人工智能+交通出行”產業在上述傾斜性政策的支持範圍內,所以整體政策環境對于相關企業及行業的發展相當有利。

事實上,不管人們是否期待,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已無法阻擋,在交通領域也是一樣。當下,自動輔助停車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交通智能感知技術在交通領域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可以說,人工智能技術已從各個環節進入交通領域。今後隨著技術的進一步成熟,人類在識別、感知等方面的作用可能會被計算機取代。

任何新技術、新產業對傳統技術和產業的替代都有一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今後隨著技術的進一步成熟,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出台,“智慧交通”將會往更符合社會規範的方向發展。

(來源︰南方+)



slot demo gates of aztec | 下一页